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房产网 >> 购房指南 >> 购房指南 >> 购房综合指南 >> 正文

房贷须防三大风险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    2015-11-05 01:07:41

  银行房贷风险不断扩大,引起银监局高度关注。据上海银监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出现三大不良倾向,由此可能造成较大的房贷风险。

  第一是“两外人士”中投机和投资性购房呈扩大趋势。“两外人士”大规模进入上海楼市,必将进一步加大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今年上半年,外籍人士和外地人员购买上海商品住宅再次掀起热潮。银监局说,今年1月份以来“两外人士”住房贷款发放数量持续上升。到6月份,发放数已占总量34.4%,远远超过2006年同期水平。银监局认为,“两外人士”在上海买房绝大多数不是为了自住,而是投资。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投资行为还在不断扩大。

  第二是住房开发贷款违约日益增多。违约就会造成诸多不良贷款,大大增加银行防范风险的难度。统计数字说,今年6月份同1月份比,中资商业银行住房开发的不良贷款增加7.67亿元,不良率为1.79%,半年内上升了0.61个百分点。上半年银行新发生的住房开发不良贷款总量为13.25亿元,同比增加8.62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其中约90%是经过展期到期后再次形成的不良贷款。银监局认为,随着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越来越紧张,不良贷款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第三是个人住房贷款中的虚假按揭正在酝酿较大的风险。虚假按揭扩大了银行贷款数量,从而增加今后银行回收资金的难度。所谓虚假按揭就是购房者为了获得更多的贷款,暗中抬高房价再按比例提高贷款额度;或者把房产在自家人手里买进卖出,想办法从中获取银行贷款等等。

  统计说,截至6月底,中资银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余额为21.62亿元,相比1月增加1.9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5%,相比1月上升0.06个百分点。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约80%来自于虚假按揭,显然虚假按揭已成为银行一大风险源头。

  银监局有关方面认为,2006年以来,虚假按揭事件“呈波段式上升态势”,到今年6月虽然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有所下降,但是绝对数仍然不小。
云翼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