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内容写入合同 建材集散地鱼龙混杂
在家装消费中,购买建材是不可避免的程序。是包工包料好还是自己选择好呢?很多人装修时心里都会这样盘算,说到底都是由建材销售商和施工人员的不诚信造成的。怎样选择质量好的产品?出了问题又该去找谁?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应该由厂商来负责?如何在购买建材时最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创造和谐健康的家居消费环境,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消费话题。
建材集散地的产品鱼龙混杂
九十年代消费者买建材,往往都是听包工头们忽悠,这一家的好,那一家的不错,因为那是一个没有形成品牌的年代。而如今品牌产品和作坊式产品共存,在大型建材市场上看到的是品牌建材产品,而在建材集散地和偏远小型市场内则鱼龙混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在于当前中国建材家居市场发展的不完善。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资料显示,2007房屋及装修建材类的投诉占到了总比例的5.7%,较2006年下降了4.7个百分点。尽管投诉有所好转,但建材产品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热点。记者在采访调查中了解到,如今的大型正规建材市场都有一套严格的准入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进驻的产品多加了一道紧箍咒,而且多数知名建材市场在选择建材品牌的时候也会考虑到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当前的建材市场中,出现产品严重质量问题的已经不多了,多数的质量类问题都是一些在建材集散地出售的小品牌乃至三无类建材产品。
夸大虚假宣传仍随处可见
尽管随着人们认知程度的增强和大环境的监管,建材产品的质量问题不再成为一个“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前期宣传则成为建材产品容易产生陷阱的环节。而记者在暗访中了解到,在建材产品的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的夸大、虚假宣传仍然是随处可见,如宣称自己是“中央台上榜品牌”、“通过了某某认证”、“获得了世界级的大奖”等,这类明显带有虚假成分的宣传已经成为部分建材产品销售时的惯常手段。
据某业内人士透露,当前建材销售的压力非常大,销售靠的就是销售员的“嘴力”。而当别家品牌宣称自己是“某某认证或某某绿色产品”时,就不得不让销售员“适当夸大”,以博得消费者的注意和购买。而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因此,在购买建材产品的过程中,消费者一定不能轻信各种类型的广告和宣传,甚至是销售员的口头宣传,应该以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正确判断来做出购买选择。
- 跳出陷阱
陷阱1 “荣誉”累加 质量不保
【典型场景】
“我去逛建材市场时,看到或听到很多建材产品的身上被冠上了‘××电视台上榜品牌’、‘中国最具竞争力100强’等‘荣誉’,还有的销售人员口口声声宣称自己的产品获得了‘环保认证’,是‘绿色产品’,但这些产品使用后,经检测,还是出现了环保问题。”
【明白人释惑】
在当前的销售环境中,商家往往会针对消费信任评奖和认证等心理,捏造一些子虚乌有的奖项和称号,以获得消费者的信赖,这种将虚假乃至不存在的荣誉累加到品牌身上,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增加销售。
【变明白】
1、消费者在购买家居建材商品前最好掌握一些知识,比如多在网上看一看相关的评论,或者对需要购买的产品做一些了解和调查。特别是对于种种称号,要格外小心,最好是能查证获奖证书等。
2、对于那种销售员口头表示的一些称号和承诺就要格外小心,如果确有不放心的时候可以让商家在合同中注明。
指导:张工,欧美阁装饰董事长,装修大学校长
陷阱2 服务滞后 维修无期
【典型场景】
“我买了一套橱柜,使用一段时间后,柜门有点松动,于是联系厂家来维修,但他们一推再推,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厂家还没有上门修理,我非常头痛。”
许多建材产品在使用一段时期后是需要调试的,特别是根据各家的使用情况,有一个磨合期,一旦出现问题,是需要专业的厂家服务人员来解决的。但是,有一些小品牌在这一方面还做得不很完善,也没有足够的人力、资金的投入,因此就会出现许多问题。
【变明白】
1、关于未来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消费者应该在购买前就咨询好,并且在购买时一定要写进合同中,另外还要让厂家注明其售后服务的反应速度。
2、在一些有保障的市场购买,最好选择一些大品牌的产品,让自己的利益受到多重保护。
指导:许国忠,百万家园监理公司总经理、监理师
陷阱3 补充条款 暗藏玄机
【典型场景】
“我在签订购买家具的合同时,看到有很多补充条款,因为时间关系就没有仔细看,后来家具板材出现开裂问题,我去找商家退货时,商家拿出了合同说这属于保修范围内的问题,不给退货。我直后悔当初没仔细看合同。”
【明白人释惑】
有一些不法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的疏漏,在合同上做文章,比如,本应配套卖的建材产品却分开卖,把必须的配件单卖,这样就能多得利润。另外,在合同里还写得很含糊,把一些必须的条件用“等”字替代,然后加入许多补充条款,消费一不注意就会吃亏。
【变明白】
1、消费者在和商家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特别要注意补充条款。
2、把自己的要求也必须写进合同中,特别是一些模棱两可的地方,最好问清楚商家后写进合同中,这样就能有效预防合同的欺诈了。
指导:张工,欧美阁装饰董事长,装修大学校长
陷阱4 “专供”字样 并非特例
【典型场景】
“我在建材超市,看到一些‘专供’类字样的产品,据说这种型号和规格只在该超市有,于是就买回去了。但使用后,并没有发现其和该品牌的其他非‘专供’的产品有什么不同。”
【明白人释惑】
这种打着“某某专供”和“北京特供”旗号的建材产品,往往和该品牌的其他批次没有差别,但是包装一换,规格稍加改变之后,就能以一种“特例”的价格卖出。这时,哪怕商家打了很低的折扣,价格也和正常产品差不多,甚至要贵。但是由于消费者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会掉入“低价”“特供”的陷阱了。
【变明白】
1、在建材超市买建材产品时,一定要将产品的型号和规格详细记录,然后咨询专业人士,或者去市场上问询。
2、遇到有“专供”类型的产品,可以详细观察后去市场上找接近的产品,往往会有所收获。
指导:陈荣,独立设计师
陷阱5 等级混杂 以次充好
【典型场景】
“我在超市看样品时,看到的瓷砖颜色、质感、纹理都非常好,但是等货送到家中后,就会发现有所不同,铺在家里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明白人释惑】
由于许多建材产品都有等级之分,优等品和一等品的价格往往就会有所差别,甚至有些不法商贩将二等品也混杂于优等品中。像瓷砖这类产品,由于使用量比较大,用一些合格类产品来替代最优质的产品可以让商家获得一定的利润。
【变明白】
1、由于瓷砖类产品使用量比较大,因此在送货到家时会有许多箱送达,这时一定不要怕麻烦,必须每一箱每一批检查,看标准的型号、规格和品质是不是当初选定的产品,尤其要注意有没有用低等级的产品来替代。
指导:许国忠,百万家园监理公司总经理、监理师
- 高手支招
商家的宣传内容 写进合同
●胡明明,教师
现在厂商在推销产品时动辄就“绿色环保”,但我听说有关部门调查后的结果是市场上70%建材产品无检测报告,即使有检测报告的也大多为送检测试报告或委托检测报告,而不是国家抽检报告。我的绝招是让商家把他们宣称的所有称号全部写进合同中,如果有一个不符合,就可以凭借证据去找商家。
谨防“某国品质” 的非进口建材
●刘先生,某进口橱柜企业总经理
据我了解,有些企业以前代理过某国外产品,并且注册过某国外产品的中文名称和商标,但与该国的产品解除代理关系后,仍在使用国外产品的中文名称和商标,只是所有的宣传册上都是“某国品质”,试图混淆视听,也让相关部门抓不到把柄。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建材产品时,如果发现有宣称是“某国品质”的产品,一定要留神。
另外,有一些产品打出了“抗菌”、“零甲醛”的宣传口号,一般是不可信的,并且要格外注意。因为有些板材里是不可能达到“零甲醛”的。
- 上一篇文章: 家居消费维权遭遇新难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