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今时期建筑形式美的一点思考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 2015-11-04 22:01:02
摘 要 在总结西方建筑师二十世纪以来对建筑形式美的各种思考与探索的基础上,置疑建筑界“形式追随功能”的教条,展现当今多元化时期建筑的形式美。
关键词 形式 功能 多元化
1 “形式追随功能”的缘起及弊端
上世纪初叶,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先驱者们号召建筑师打破僵化的传统章法,自由地创作。然而几十年后的今天,新的僵化的传统章法又在形成。其中一条就是所谓的“形式服从功能”,这一点在中国建筑界表现得似乎尤为明显。无论是夸耀自己的作品,还是反驳别人的指责,抑或是褒贬某项成果,“形式服从功能”经常被当作不用推证的公理而被许多建筑师引用。
“形式服从功能”,最早由路易斯·沙利文倡导。由于顺应了西方二三十年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一理论在西方建筑界及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发展,迅速成为建筑设计的主流指导思想。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句话起初并不是从建筑的发展中产生出来的,而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的进展;二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工业的兴起。
然而,简单的将建筑比拟成生物和机器就得出形式与功能关系的答案吗?清华大学博士方可在其论文《“形式服从功能”的再思考》中对此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他认为,建筑本身是没有生命的无机物(它只存在美学意义上的生命),而且也不能将每个“新”的“当代的”建筑物,视作从其他建筑中自动进展而来的。因为你可以说是上帝创造了生物最初的形式,而建筑的形式却从来都是人类创造的。其次,建筑并不具有与机械同样的明确的目标。一部汽车基本上可以认为只具有行驶的单纯功能,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为这个目标服务。但一座建筑物却是人类生活的包容物,而人类生活的需求又是复杂多样的。
建筑比拟于生物造成的巨大危害就是它以进化的准则替代了美学评价的准则,从而给城市面貌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新建筑常常自认为高人一等,全然不顾左邻右舍,而旧建筑的维修改造也常常“整旧如新”;传统城市在追求日新月异的目标中失去了原有的魅力,而那些所谓新建筑在创造新的城市特色上又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新”而“新”甚至“新奇”几乎左右了半个世纪的建筑创作思想,导致了城市建筑的混乱和衰退。而将建筑与机器进行比拟的最大危害就是建筑物经常被当作一个孤立的东西来处理(工厂对机器的处理正是这样),然后被随意地放到风景区或城市之中,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建筑可以任意摆放也导致了抄袭的漫延;建筑的相似导致了城市意象的混乱,而城市的相似则导致了城市特色的丧失。一辆汽车并不为一个固定的地点设计,然而一个建筑不可能脱离开它的基地,建筑的美就在于它所处地点上的美。建筑从设计的一开始就必须与地点相适应,建成后也应成为地点的一部分,因此,建筑没有理由不考虑地点和周围的环境。今天,环顾我们所处的城市,那种将建筑比拟于机械的所谓服从功能的形式,给我们城市带来的危害已经显而易见了。
2 建筑形式美的时代变迁
正如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中发展的一样,建筑的形式美也经历着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之所以被誉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瑰宝,正是因为神庙庄严典雅的立面,与历经千锤百炼的完美柱式。曾几何时,这些柱子被人们从废墟中重新发掘出来,安放到各类建筑之中。柱式建筑到处享受尊敬的席位,学者们对它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根据它来探索美与和谐的“永恒”规律。但事物不可能停滞不前,人们的审美情绪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当看到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技术的工厂的立面用老一套的壁柱系统来“装饰”的时候,人们一定会感到,这样的形式不合时宜,表里不一。
2.1 形式的重新解放
现代派早期的建筑师们认为,建筑立面应尽量体现与内部空间的统一性、完整性,因为“形式”必须服从“功能”。他们的设计手法遵循由内到外的原则,先确定平面,再直接往上竖墙体,并按功能需要开窗。这种做法显得简便省事,尤其适合在当时的工业化时代大量的标准化生产,因而受到普遍的欢迎与称道,并日趋流行。
可惜是现代建筑过于理性了,使人们对其千遍一律的外表产生厌恶。建筑师们不得不开始进行新的思考与探索。直到柯布西耶提出了他的“自由平面”理论后,又把人们引回到最初的设计观当中。随之而来的是一大堆有关如何使立面具有艺术性之类的问题。柯布西耶本身就是一个集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极端矛盾者。从他的萨伏伊别墅到他的朗香教堂,人们难道还能说,这些建筑的立面仅仅是为了体现内部空间吗?而后,Robert Venturi利用非承重的外墙,把柯布西耶的理论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至。这种立面除了用于限定空间外,更重要的是为了体现美学上的图案构成,并强调立面与内部的“分裂”感。
关键词 形式 功能 多元化
1 “形式追随功能”的缘起及弊端
上世纪初叶,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先驱者们号召建筑师打破僵化的传统章法,自由地创作。然而几十年后的今天,新的僵化的传统章法又在形成。其中一条就是所谓的“形式服从功能”,这一点在中国建筑界表现得似乎尤为明显。无论是夸耀自己的作品,还是反驳别人的指责,抑或是褒贬某项成果,“形式服从功能”经常被当作不用推证的公理而被许多建筑师引用。
“形式服从功能”,最早由路易斯·沙利文倡导。由于顺应了西方二三十年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一理论在西方建筑界及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发展,迅速成为建筑设计的主流指导思想。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句话起初并不是从建筑的发展中产生出来的,而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的进展;二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工业的兴起。
然而,简单的将建筑比拟成生物和机器就得出形式与功能关系的答案吗?清华大学博士方可在其论文《“形式服从功能”的再思考》中对此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他认为,建筑本身是没有生命的无机物(它只存在美学意义上的生命),而且也不能将每个“新”的“当代的”建筑物,视作从其他建筑中自动进展而来的。因为你可以说是上帝创造了生物最初的形式,而建筑的形式却从来都是人类创造的。其次,建筑并不具有与机械同样的明确的目标。一部汽车基本上可以认为只具有行驶的单纯功能,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为这个目标服务。但一座建筑物却是人类生活的包容物,而人类生活的需求又是复杂多样的。
建筑比拟于生物造成的巨大危害就是它以进化的准则替代了美学评价的准则,从而给城市面貌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新建筑常常自认为高人一等,全然不顾左邻右舍,而旧建筑的维修改造也常常“整旧如新”;传统城市在追求日新月异的目标中失去了原有的魅力,而那些所谓新建筑在创造新的城市特色上又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新”而“新”甚至“新奇”几乎左右了半个世纪的建筑创作思想,导致了城市建筑的混乱和衰退。而将建筑与机器进行比拟的最大危害就是建筑物经常被当作一个孤立的东西来处理(工厂对机器的处理正是这样),然后被随意地放到风景区或城市之中,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建筑可以任意摆放也导致了抄袭的漫延;建筑的相似导致了城市意象的混乱,而城市的相似则导致了城市特色的丧失。一辆汽车并不为一个固定的地点设计,然而一个建筑不可能脱离开它的基地,建筑的美就在于它所处地点上的美。建筑从设计的一开始就必须与地点相适应,建成后也应成为地点的一部分,因此,建筑没有理由不考虑地点和周围的环境。今天,环顾我们所处的城市,那种将建筑比拟于机械的所谓服从功能的形式,给我们城市带来的危害已经显而易见了。
2 建筑形式美的时代变迁
正如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中发展的一样,建筑的形式美也经历着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之所以被誉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瑰宝,正是因为神庙庄严典雅的立面,与历经千锤百炼的完美柱式。曾几何时,这些柱子被人们从废墟中重新发掘出来,安放到各类建筑之中。柱式建筑到处享受尊敬的席位,学者们对它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根据它来探索美与和谐的“永恒”规律。但事物不可能停滞不前,人们的审美情绪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当看到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技术的工厂的立面用老一套的壁柱系统来“装饰”的时候,人们一定会感到,这样的形式不合时宜,表里不一。
2.1 形式的重新解放
现代派早期的建筑师们认为,建筑立面应尽量体现与内部空间的统一性、完整性,因为“形式”必须服从“功能”。他们的设计手法遵循由内到外的原则,先确定平面,再直接往上竖墙体,并按功能需要开窗。这种做法显得简便省事,尤其适合在当时的工业化时代大量的标准化生产,因而受到普遍的欢迎与称道,并日趋流行。
可惜是现代建筑过于理性了,使人们对其千遍一律的外表产生厌恶。建筑师们不得不开始进行新的思考与探索。直到柯布西耶提出了他的“自由平面”理论后,又把人们引回到最初的设计观当中。随之而来的是一大堆有关如何使立面具有艺术性之类的问题。柯布西耶本身就是一个集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极端矛盾者。从他的萨伏伊别墅到他的朗香教堂,人们难道还能说,这些建筑的立面仅仅是为了体现内部空间吗?而后,Robert Venturi利用非承重的外墙,把柯布西耶的理论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至。这种立面除了用于限定空间外,更重要的是为了体现美学上的图案构成,并强调立面与内部的“分裂”感。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论文: 东莞镇区联网公路软基路堤设计
- 下一篇论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