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污染控制有什么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居住卫生条件的极大改善,室内空气污染由生物性污染转向化学性污染,一些新型的建筑装饰材料向空气中弥漫的有害物质,给人体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焦点。然而,生物性污染依旧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是造成不良建筑物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疾病如流感、麻疹、哮喘的发生均与之有关。
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广泛使用,人们对室内气候的调节能力也越来越高,一些只有在春夏才能良好生长的细菌在这样人为的环境下可以存在于一年四季中的任何时间,由其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季节性就随之减弱了。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室内生物性污染与控制的研究,降低空气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一)室内空气生物污染的种类和来源
室内空气生物污染因子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包括真菌孢子)、病毒、藻类、原虫、螨虫及其排泄物、微小植物残体(如花粉)、生物体有机成分(如动物和人的皮屑)等。在这些生物污染因子中有些是致病微生物或致敏物,能引起传染病或过敏,有些能产生毒素,引起急、慢性疾病。室内空气生物污染因子的来源具有多样性,主要来源有患有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人或感染者、动物和污染的环境等。在200多种的病毒因子中有2~5种来源于动物,其余均来自患者;在25种细菌中,14种来源于人,9种来源于环境,2种来源于动物;放线菌l o种中,7种来源于农业生产活动,3种来源于环境;真菌33种都来自于环境。可见室内空气生物污染因子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感染病人、环境、动物和农业生产。所以,不同的环境具有不同的污染源,所造成的危害大小和种类也有所差异。
(二)室内空气生物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室内空间往往较小,受人活动及卫生习惯的影响很大,如室内流感病人通过飞沫可使空气中的流感病毒量显著增加,并且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是病原微生物生存的良好环境。其他一些致病因子均能以不同的形式形成气溶胶。人类呼吸道传染病绝大部分是在室内传播感染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季和春季更为多见。人类呼吸道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其症状可从隐性感染直到威胁生命。
致病菌是室内空气生物污染的重要研究内容。根据统计资料,近年来病毒性肺炎发病率逐年增加,特别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发病率更高。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学校特别容易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这种肺炎占各种原因肺炎的10%,占非细菌性发生的l/3。患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人通过咳嗽、打喷嚏和其他一些口鼻活动,使得鼻、口分泌物中的支原体气溶胶化,健康人吸人后发病。
哮喘发病率尤其是儿童的哮喘发病率一直上升.是当今重大公共卫生难题。对温暖地区和寒冷地区、富国和穷国、城市和农村人群的调查研究都证明有这种趋势。室内冬暖夏凉,湿度比较恒定,为尘螨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有研究表明,室内大量尘螨与哮喘危险增加有关。
受室内生物污染危害的职业与人群多达一卜几个,如畜牧业、食品加工业、生物工程和生物制品业、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医疗服务业、兽医和动物园、旅游业、干洗店等。室内空气生物污染因子对这些职业人群的健康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呼吸道黏膜刺激、支气管炎和慢性呼吸障碍、过敏性鼻炎和哮喘、过敏性肺炎、吸人热和有机尘中毒综合征、呼吸道传染病感染、霉菌毒素中毒、不良建筑综合征等。
(三)室内空气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
控制室内空气的生物性污染对于上述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室内生物性污染的控制主要从减少污染源角度着手,增加室内通风时间,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对于洗手间、厨房等生物污染相对较重的地方可以进行机械通风如安装排风扇、抽油烟机.有条件的民宅和办公室可以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如果室内空气已被污染或者确定存在被污染的风险(如医院、实验室),则应该立即进行空气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消毒剂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照射、层流过滤等。
(1)消毒剂消毒。气溶胶喷雾能增加室内湿度,杀灭浮游菌,维持室内空气的相对干净。常用的喷雾消毒剂有过氧乙酸(PA A)、过氧化氢及一些含氯消毒剂。其中杀菌率高、杀菌效果快以P A A为最优.使用最广。喷雾E二熏蒸消毒节省药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人的刺激和毒性,也减轻对物品的腐蚀性。如PA A加热熏蒸需3g/m³;才可杀灭炭疽芽孢达99.9%以上.而喷雾只需0.16g/m³即可达同样效果;杀灭细菌繁殖体则需1g/m³,与喷雾0.02 g/m³之比相差50倍。
(2)紫外线消毒。紫外线照射是一种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但消毒效果易受灯管强度、洁净度、环境湿度和距离等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进行的与化学消毒剂协同作用的研究显示·紫外线照射与75%乙醇或2%过氧化氢联合应用,可提高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单独使用对芽孢均无明显作用,但与75%乙醇协同作用10 s可杀灭枯草杆菌芽孢;与过氧化氢协同比单用紫外线照射强2000倍。
(3)臭氧消毒。臭氧原用于水的消毒,近l 0年来广泛用于室内空气及体表杀菌。臭氧可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但不同细菌的敏感性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臭氧较敏感。有关资料报道20 min杀灭率可达99.9%,但对芽孢杀菌效果不理想。通常臭氧消毒时,浓度、温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则消毒效果越好。消毒机在产生臭氧气体的同时也产生空气负离子,起到除异味、净化空气的效果。臭氧消毒具有方便、迅速、无残留死角、无污染等优点,但对多种物品有腐蚀,不宜在有人状态下消毒。
(4)建筑型层流空气净化。空气净化是通过初、中、高效3级过滤,控制室内空气中非生物粒子和生物粒子含量,达到生物洁净或准生物洁净的标准。可选用各种气流方式和换气次数,使空气达到净化的一定级别。通常垂直层流较水平层流洁净度高,全室净化较局部净化造价高,设备需较高的维护管理,是现代医院空气净化的理想设备。有研究显示紫外线空气消毒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性是层流消毒的7.0 8倍,是室内空气净化消毒的2.11倍。
除以上所述的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控制措施外,还有静电除菌法、电离辐射灭菌法、纳米光催化技术、过滤除菌、植物净化、光触媒法、负离子净化法等,这些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局限性.可以用于不同的场所。
(四)室内生物性污染与控制研究展望
国内室内空气生物性污染与控制的研究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研究面窄,国内的研究多数是空气中的细菌浓度、真菌浓度、种类等的调查,以及消毒剂灭活微生物的一般效果评价等,而室内生物气溶胶污染与疾病的关系、影响室内空气生物气溶胶污染的因素和相关的基础研究、控制室内生物气溶胶污染的方法(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和相关的基础研究等研究甚少,有的几乎没有开展。
根据室内空气生物性污染与控制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室内空气生物污染与控制的研究领域应当重点解决以下问题:①室内生物气溶胶污染与疾病的关系;②影响室内生物气溶胶分布规律的室内气候;③控制室内生物气溶胶污染的技术;④生物气溶胶检测仪和大流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的研制;⑤规范室内生物气溶胶研究方法和程序;⑥基于环境与健康安全性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的评价与确定;⑦影响室内空气消毒效果及消毒剂残留的微环境因素;⑧规范室内空气消毒的研究方法和程序;⑨中央空调使用过程中的滤菌与消毒
技术。
通过以上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室内生物性污染,改善室内空气的品质,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 上一篇文章: 如何购买环保的家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