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开的人情,买房掘下的四个坑
中国人对人情非常看重,买房亦如此。而且,在买房方面并不仅限于买涨不买跌,追随性或恐慌性购买,或者在人气鼎沸中出手。以下列举的五个坑就是难过人情关买房留下的苦果,切记。
1、随大流——口碑配套
大约由大到小包括十余种情形,比较有影响的是,相传项目首次使用市政资源类型的,比如在多数网通电信的时候,该项目盛传“光纤入户”;比如前些年天然气进户;比如未来轨道的出入口位置就在小区门口;比如家乐福就在裙楼下面……其实这些宣传,在一段时间以后,可能变现,也可能变不了现,与时间有关,长期来看都会变现,问题是,在这种开发商营销加熟客口碑的传播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加工,最后,前来看房的都信以为真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错觉,那就是以为这样的配套入住的时候都是现成的!
相信这个坑,买房人大都享受过。
2、触景生情——自以为是
现在的营销策略运用已经非常纯熟了,尤其是情境营销,已经由现场布置向人员直效推广转变。一旦你跨进售楼部,售楼员无不想方设法让你全程了解,最重心的就是陪伴你观赏他们的样板区。
开发商做样板区,一般是弥补项目户型方面的弱点、提炼项目注入的人文理念、展示开发商的品牌与实力、量化营销以让消费者买的称心放心。而在存量房销售过程中,最普遍的就是户型弱点包装。
毛坯房或图解户型,往往一般人看不到数字背后的户型缺陷。看现场,往往会有感而发,进而“触景生情”,俨然这个房子就是自己的,在售楼员的温柔攻势下,自觉不自觉地对房子产生好感,然后售楼员掌握了你的根本,买卖意向,购买力,对房子的哪些部位非常有要求,对推荐户型是否存在明显的失落感,对配套与项目的总体印象如何等,当你身入其境以后,除非你不是准客户,不然很难逃脱情网。
3、卖点解说——无中生有
在看房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开发商的卖点被转化成为个人独享的东西,而事实上,任何项目,在其用地性质决定了项目报建了,其天然条件与后天框架就已基本确定,而售楼员进行的卖点解说,更多就是将卖点转化为买点,而在人性化的服务营销体系下,有许多是买家自己轻信所至的“无中生有”。
比如你你对某款户型爱不释手的时候,售楼员会说,这款户型目前还剩多少多少套,一般数字非常精确并且比较少,甚至有些就是说这款特设户型是保留的,你觉得这是对你的尊重,印象中无疑为项目加分了;比如你选择好了户型以后,往往为了某些给定成俗的东西,总想额外再谋求点人情,以示荣耀,因此售楼员会非常为难而又非常真诚地为你去找折扣,先是说把他们自己的点用足了,再然后去申请经理掌握的折扣,事后看你意犹未尽,又突然跟你到老总那儿申请了快速成交折扣什么的……
4、情不自禁——爱莫能助
织人情让你在反复的欣赏样板区,样板工程,接受售楼员的情感熏陶后有些情不自禁起来:你提的换房,你提的折扣,你提的免除部分费用,你提的合同附加条款等等都在售楼员的努力下完成,售楼员甚至连续几天都围着你转,并且还一再声称,买与不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体验,比较,选择吻合自己心意的好房子,这个时候,织人情的负面效果就是容易忽略存在忽悠的地儿。
比如签订合同时的霸王条款,这个时候你很容易冲动地接受售楼员的曲解而落笔,相反对另一半或其他家庭成员的提示或反抗,不屑一顾;比如对方催订的时候,你想都没想就糊里糊涂地交了;尤其是附加在合同当中的一些重要资料,比如户型尺寸标示,对方说这些都是复制的,全一样,不会有出入,你也会认真地答应了认同了,日后当收房时发现补差时才后悔莫及……
所以买房子要理性,这种理性表现在认真过堂,不要为了人情找他人解说帮忙,也不要通过人情与售楼员打成一片后忽略重要关口,最终是“病从口入”,维权时也拿不出书面证据。
- 上一篇文章: 区分套内建筑面积和公摊面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