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回归能否扛起“双转移”重任
导言:3年来,饶平县先后引进“乡贤回归”投资创业18家,其中陶瓷业7家、种养业5家,这些回乡企业进一步拉动了当地传统产业的壮大。
地方政府能够做到的,就是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让乡贤们能够适应客观规律的要求,在本地低成本地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饶平的实践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体制改了,作风变了,“乡情”才能成为降低投资成本的因素,“乡贤”们才愿意回归。
转眼间,广东“双转移”战略已实施3年。
为贯彻实施“双转移”战略,也为打破发展瓶颈,潮汕三市在2007年先后启动“乡贤回归”创业工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乡贤回归”,创业潮一浪高过一浪。
值得关注的是,“乡贤回归”不同于传统的招商引资,是变产业转移为产业扎根;不同于传统的回报桑梓,是变福利为办实业,变“输血”为“造血”。
在潮汕地区,“乡贤回归”创业实践已成为当地实施“双转移”战略的一个缩影。但在运行3年后,“乡贤回归”工程已逐渐显露出“疲态”:光凭乡情,已难以支撑“乡贤回归”创业工程更好地走下去。
在“双转移”战略进入最关键的攻坚阶段,“乡贤回归”创业潮能否在其他县市也杀出一条血路,能否为广东破解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启示?
本报将视角聚焦到和福建接壤的边陲县城———饶平,这个潮汕地区以穷出名的欠发达县,在这股浪潮中实现了产业基础和投资环境的双升级。饶平的实践证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尤其对难以拉动大项目投资的县市来说,“乡贤回归”或将是增强地方产业竞争力,加快转变促发展的有效方式。
“去年县里奖了2万元,奖励我们镇在全县经济增长最快。”饶平县饶洋镇委书记詹灯塔信心满满地说,“产值基数低,增长就容易,饶洋镇具有这样的后发优势,今年、明年甚至后年,这笔奖金都会是我们的!”
詹灯塔早年在深圳闯荡,在饶洋镇他有自己描绘的美丽蓝图: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一个500亩的彩瓷工业园,有十几家上规模的工厂,“3-5年内财政收入可以从650万元翻到3000多万元。”
听起来像是“神话”,但事实上有现实的依托。这个依托,源于一项叫做“乡贤回归”的创业工程。
三年吸引乡贤投资18家
吴春芝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回到老家饶平县高堂镇开办企业的。十几年前,不甘平淡的他离开家乡外出打拼,如今在有色金属行业闯出了自己的天地。高堂镇是一个只有2万人的小镇,多年来没有出现过一家像样的企业,农民要打工,只能往外走。时常回乡的他便有了在当地设厂的念头。
回归工程一启动,他很快就回乡。2008年,投资上亿元的金属材料生产企业建成投产,成了高堂镇第一家上规模的企业。
而令詹灯塔充满信心的是,饶洋镇在这场“乡贤回归”创业潮中再获新生,不仅挽救了一家倒闭14年负债累累的老厂,更重新盘活了当地的瓷艺产业资源,发展壮大了新的支柱产业,一个全新的产业园也呼之欲出。
数字显示,3年来,饶平县先后在深圳、珠海、广州等地召开多场投资环境推介会,引进乡贤回乡投资创办18家企业,分布于高堂、钱东、浮山、饶洋、黄冈等乡镇;其中陶瓷业7家、种养业5家,这些回乡企业进一步拉动了当地传统产业的壮大。
从绝对数字看,回归创办的18家企业,总投资13亿元左右,和大项目没有可比性。但对于饶平来说,18家企业带来的产值如果按一家一年一亿元估算,工业产值接近20亿元,而去年全县GDP只有110亿元,可谓举足轻重。
“双转移”下的主动突围
饶平,地处广东最东端,紧靠福建,当地人戏称是“国角省尾”。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临海资源丰富的这方土地却发展乏力。GDP总量多年徘徊在100亿元左右,抵不过珠三角地区一个中游镇,财政收入在全省县域经济群中排名靠后,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
饶平县委书记杨志明坦言,饶平长时间来大项目发展难以突破,信息闭塞,交通不发达,招商引资难度越来越大。
2007年3月,从潮安县长一职调任饶平县委书记的杨志明,一上任就面临着这一系列棘手的难题。
正是在这一年,广东在全国率先掀起“双转移”战略,鼓励和引导珠三角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把产业转移到欠发达的粤东西两翼、粤北山区。
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资源,进行一场“借力突围”,既是现实所迫,也是聪明的抉择。在这场东风的助力下,饶平掀起了“乡贤回归”创业工程。
当时的现实情况是,此时的饶平,除了准备投产的大唐电厂外,全县几乎没有一个上规模的大项目,陶瓷、水族机电、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基础和集群配套薄弱,社会治安满意度较低,“对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企业来说,转移到饶平的吸引力之弱可想而知!”
但当时饶平的优势也有,那就是,除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外,饶平在广州、深圳等各地创业的乡贤更多,他们投资领域较宽广、创业有成就、实力雄厚,有资金、技术、信息和先进管理经验等方面优势,而且都有一份浓厚的家乡情结,对推动家乡发展,这将是一支不可估量的队伍。
潮州市长汤锡坤要求饶平在吸引广大乡贤的投资活动中,要引导他们从福利型、输血型向投资型、造血型转变,乡贤回乡支持经济建设的热潮,也已从过去的捐资公益事业转为投资办实业。
全民共请“乡贤回归”
如今在饶平当地,老百姓主动牵线,发动在外亲戚朋友回乡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甚至主动加入到招商引资的行列。饶洋镇一位目前已在广西北流开办玻璃厂的老板,就是他父亲亲自动员回来的,一开口就要200多亩土地,把工厂全部从广西转移过来。
而在实践中,“乡贤回归”创业工程为许多被“水土不服”困扰的“双转移”企业提供了解决方案。甚至可以说,3年来,“乡贤回归”创业在当地形成了“鲶鱼效应”,带来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更新了当地人民的发展观念和思想意识。
- 上一篇文章: 看四川如何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