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揭秘违规征地种种幌子
类似文化城这样,以发展各种产业的名义变相圈地搞房地产开发的现象并不鲜见。
借文化产业名义给征地套上新光环是手段之一。北京大学一名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学者曾在广东某地参加一个名人故里园区规划评审,项目是由某企业推动的“禅宗文化园区”。在评审中,不少专家发现这个项目其实是一五星级酒店,文化只是一个幌子罢了。
记者调查发现,现在不少地方一次性就建设六七个冠以文化产业、娱乐产业、动漫产业等名称的园区。这些园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往往以平方公里为单位进行跑马圈地,直接导致了园区的同质化和恶性竞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一个城市有两三个园区足矣,这完全可满足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目前出现的“借文圈地”主要是看中文化产业获得的用地方面的政策优惠,这比房地产业通过拍卖获取土地成本更低,利润更大。
除了借文化之名圈地,近年来,打着发展新兴产业、新能源项目的名义跑马圈地者也不在少数。如西部地区,近年来已成为光伏发电投资商的新乐园。以建设规模庞大的光伏电站为名,投资商争相圈地,有的甚至圈下相当于中等城市面积的巨幅土地。这些土地大多无偿划拨,拟建的绝大部分项目仍未开工。
而借建商贸中心、物流城以及科技创新园之类的名义进行圈地的例子比比皆是。记者在安徽某地采访时看到一处规划面积上百亩的食品城,然而,在这个所谓的食品城里,除了盖了两栋商铺,零星有一些食品店外,其余全在紧张地施工建设住宅楼盘。
此外,借生态公园、老年公寓等公共设施建设违规占地的现象也较为突出。在国土部刚刚公布的全国一批土地违法案件中,安徽芜湖违规圈地建设高尔夫球场即是打着生态体育公园的名义开建的。当地农民表示,芜湖高尔夫球场征用土地后,补偿给农民的钱非常少,不少农民失去了赖以维生的土地,生活严重困难。而此前,在安徽亳州也曝出该市谯城区“老年公寓”变“商业别墅”的事件。当地民政局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联合开发协议,将30多亩国有公益性用地变成商业用地,兴建别墅及商品房出售。本应建成服务老年人的场所如今却成了一些人谋利的工具。
- 上一篇文章: 破茧而出的花蝶:征收程序修正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