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别墅价值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别墅
一、别墅生活——自然鲜氧的最佳选择
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生理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健康生活”的关键指标是人们对摄入物质和接收信息可控制程度。摄入物质决定肌体“硬件”系统的健康状态,而接收信息对人们心理和精神状态影响更大。早在几个世纪以前人们就认识到“病从口入”的道理,并在上个世纪发现人平均每天需要食品1公斤,饮用水3公斤,呼吸氧气15公升。人们对改善生理系统的物理环境进行了不懈努力,对食物的生产与加工从农耕火种到工业化的农场,又从大量使用化肥的增量生产到注重绿色食品的精细生产;对水的加工也是从自然水到粗加工自来水,从粗加工水到精细加工的矿泉水、蒸馏水。人们仅仅是对摄入的食物、水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精细加工,且精细度不断地提高,远远超越了精耕细作、食不厌精的程度。但对吸入的空气,即使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仍然不能对可吸入空气的质量做行之有效的质量加工。在食品方面,人们正在疯狂地追求脑白金之类的“异化食品”,对可吸入空气质量改善却大大滞后。目前人们对空气质量的改善仅仅局限在降低工业有害物的排放和大规模植树造林的绿化工作上,不难证明任何城市的绿化工作对空气净化的贡献不足以抵消城市化进程对空气造成污染危害。目前世界许多大城市的绿化率在45%以上,但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治,再看上海市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目标:2020年上海市的城市绿化率可以达到35%。我个人认为绿化率概念应是表面积的覆盖率而不仅仅是垂直投影面积的简单覆盖率。例如城市中心表面绿地增加了,但由于高楼大厦林立使建筑物的水泥侧面积增加的更快,高容积率使得单位面积的空调数量增加,和废气排放的增加,所以其正负两方面因素之和的作用结果还是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
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看重空气质量,市政府植物叶表面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产出新鲜氧气,每平方米草地产生的氧气是一个定数,一颗树木叶面表面积产生的氧气能够与3 平方米的草地所产生的氧气相等。只有当绿地的面积大到相当程度,城市绿肺的功能才能抵消空气质量的下降,所以人们唯一的选择是逃避城市,选择住在郊外。不难证明置身于大面积连片绿地的别墅区域所吸入的空气质量高于城市孤立绿地边的空气质量。1平方公里的绿地效果与50平方公里的绿地效果远不是50倍的算数级差异,而之少是250倍的几何级差别。所以城市中心花园洋房的绿地在大其空气质量也远不如浦东金桥世纪公园或莘松别墅区的空气质量好。
目前条件下,人们享受新鲜空气(和高标准生活)的唯一解决方案是远离城市住在郊外别墅。在收入条件的约束下,人们最可能先对食物和饮料进行选择,最后才能对可吸入空进行选择。所以选择别墅是选择健康生活“健康住宅”的高级阶段。
其实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一切工作,都是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
二、身份与阶层的象征——别墅灵魂
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使资源逐渐由低效益处向高效益处转移,作为资源支配和管理者的人无疑可以被看做资源的节点,随着市场经济的演进,资源不断的分化重组,一部分人会掌控更多的资源,因此阶层产生了。愿意为优质空气付出更高代价的人群逐步形成,这部分人有回归自然亲和自然的意愿。正象一些专家所言,“亚文化正是房地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房地产消费群实际上是一个特定文化模式下的亚文化群,文化是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总和,而亚文化群则是在特定的区域中具有相类似的文化、兴趣、爱好、习俗等生活方式的人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生活中,一天就可以产生一个“暴发户”,但三年却不能培养一个“精神贵族”。这就是文化内涵的稀缺性表现之一,别墅是亚文化的载体,别墅的精神是别墅的灵魂。
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人最基本的衣食住生存问题解决后,人们将渴望他人的尊重,新兴的中产阶级人群渴望社会承认他们的存在价值,他们在超越穿戴名牌后,更希望以居所体现他们的身份,而住房可以使居住者的身份和阶层一目了然,居住地区、小区类型房子的外观特征能告诉你房东所属的社会阶层。开发商也谙熟此道,纷纷抛出各种题材并以广告提升物业的精神。别墅具有更大的空间去设计定位居住文化理念。别墅将体现居住人的身份和社会阶层这就是别墅的灵魂。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论文: 建筑强省行业“一把手”畅谈“新建造”
- 下一篇论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