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扭转消费观:地震面前,再谈买房不如租房
四川地震,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同情和支援。作为房地产业内人士,也有人撰文分析房屋的抗震问题。有个问题很多人都未注意到:我国的商品房业主绝大多数都没有购买房屋方面的财产险,那么这次严重的地震所造成的大量房屋损毁又该如何处理?那些有幸免难的可怜的业主们会得到什么方式的补偿?显然,这么大的灾难不可能全由政府埋单,各种捐赠也只是怀水车薪,缺失了商业保险的赔付,在哀悼伤故亲朋之后,巨大的房屋损失,同样让人不知所措。
延伸阅读:
1、经济租用房悄然现身"租房时代"会否来临 [2008-04-28]
2、建设部:廉租房须实行质量分户验收 [2008-04-01]
关于租房还是买房的问题,一直在业界存有争议。由地震造成的房屋损失,让笔者想到如果是租房者,显然在这样的天灾中至少可以免去房屋上面的巨大损失。当然遇到这么大的天灾,总归会有业主受损,但这其中还有一个明显区别,出租房屋的房东一般比较有钱,同等的损失放在房东和房客身上,压力迥然不同。如果原本就是财力有限而硬着头皮、承担沉重债务进行购房的普通百姓,在这样天灾面前则极有可能破产。
买不如租,在这样的特定事件面前,似乎另外增加了一层合理性。中国人虚荣心较强,有房没房“面子”大不相同,即使沦为“房奴”也再所不惜。在高房价的形势下,对普通民众而言,应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除了上述偶发性灾难的因素之外,依我看来,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从个人精神享受的层面上考量,买房比租房划算;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层面上分析,租房比买房更有价值。
另外,政策面也对租房有利好。对于低收入家庭,完全可以等着廉租房受益面的扩大,对于中低收入阶层,经济租赁用房已被建设部认可并鼓励地方推广,目前部分城市已开始实施,人才公寓、青年公寓、农民工宿舍、公务员小区等已开始批量出现。而且,“70/90”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随着大量中小户型的出现,以前抢手的中小户型租赁市场也会有所缓和,租金水平的上涨水平依然会低于房价增幅。
众所周知,在福利化分房时代,我国实行的是低租金的公房租赁制度,市场机制缺席。住房体制改革启动之后,尤其是1998年“23号文”颁布之后,住房租赁市场渐渐发展起来。推动因素有四:一是公房迅速私有化(即房改房),存量公房剧减;二是房价持续快速增长,买房难成为社会问题;三是城市化速度加快,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达2000万左右;四是住房保障滞后,通过市场购买或租赁住房成为中低收入阶层的无奈之选。
在住宅市场化、房价增长非理性化、人口城市化大潮的挟裹下,住房租赁市场必然获得快速发展。而且,这一市场发展的内在结构并不均衡。高端租赁市场份额较小,因为高收入阶层会选择购房,租赁需求源于境外、省外的中期驻留的商务人士,市场呈稳定发展态势。中端租赁市场需求者多属白领阶层,暂时承受不了高房价退而租房,这一市场发展较快;低端租赁市场最为繁荣,在深圳等地的城中村,村民不断将楼层加高以扩大出租面积,以及近两年上海闹得沸沸扬扬、屡禁不止的群租房,都反映了中低端租赁需求巨大。
从租金水平分析,我国目前的住房租金水平与住房价格水平相当不对称。主要原因是近几年我国房价增速远高于租金增速,这自然导致投资住宅的租金收益率处于偏低水平。由于目前尚无全国性房屋租赁数据,笔者仅以上海数据佐证,拿2007年12月同比2006年12月,上海房屋租赁指数(租赁价格)增长12.5%,而同期上海市二手房指数(销售价格)却大增35.4%,房价增幅几乎是房租增幅的两倍。
国际上常用租售比——即房地产售价与房地产月租赁价格之间的比值,来衡量房地产投资价值的大小,一般的经验认为,其正常范围应该在100-230之间,而我国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目前多在300-500左右。换算成投资回报率,即2.5-4%。严格地说,租金回报率还没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虽然长期来看,若把物业保值增值因素考虑在内,投资住宅用于出租,仍是不错的选择;但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房价脱离租金水平,说明房价已呈非理性繁荣之态,因为房租水平是住宅市场最基本、最真实的需求表现。
数据表明,过去三十年美国的年均房价增幅仅高于同期CPI的2%左右,由此佐证,靠房子长期增值发财致富的想法只能是空中楼阁。目前,宏观调控使中国房地产业进入转型通道,中国人的住宅消费观也须随之进化,真正具有持续投资价值房产多集中在写字楼、商业、酒店式公寓等非普通住宅领域。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有能力者买楼置业当然于国于己皆有利,没能力者既有赖于政府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也须扭转只买不租的传统居住观。
四川地震,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同情和支援。作为房地产业内人士,也有人撰文分析房屋的抗震问题。有个问题很多人都未注意到:我国的商品房业主绝大多数都没有购买房屋方面的财产险,那么这次严重的地震所造成的大量房屋损毁又该如何处理?那些有幸免难的可怜的业主们会得到什么方式的补偿?显然,这么大的灾难不可能全由政府埋单,各种捐赠也只是怀水车薪,缺失了商业保险的赔付,在哀悼伤故亲朋之后,巨大的房屋损失,同样让人不知所措。
延伸阅读:
1、经济租用房悄然现身"租房时代"会否来临 [2008-04-28]
2、建设部:廉租房须实行质量分户验收 [2008-04-01]
关于租房还是买房的问题,一直在业界存有争议。由地震造成的房屋损失,让笔者想到如果是租房者,显然在这样的天灾中至少可以免去房屋上面的巨大损失。当然遇到这么大的天灾,总归会有业主受损,但这其中还有一个明显区别,出租房屋的房东一般比较有钱,同等的损失放在房东和房客身上,压力迥然不同。如果原本就是财力有限而硬着头皮、承担沉重债务进行购房的普通百姓,在这样天灾面前则极有可能破产。
买不如租,在这样的特定事件面前,似乎另外增加了一层合理性。中国人虚荣心较强,有房没房“面子”大不相同,即使沦为“房奴”也再所不惜。在高房价的形势下,对普通民众而言,应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除了上述偶发性灾难的因素之外,依我看来,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从个人精神享受的层面上考量,买房比租房划算;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层面上分析,租房比买房更有价值。
另外,政策面也对租房有利好。对于低收入家庭,完全可以等着廉租房受益面的扩大,对于中低收入阶层,经济租赁用房已被建设部认可并鼓励地方推广,目前部分城市已开始实施,人才公寓、青年公寓、农民工宿舍、公务员小区等已开始批量出现。而且,“70/90”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随着大量中小户型的出现,以前抢手的中小户型租赁市场也会有所缓和,租金水平的上涨水平依然会低于房价增幅。
众所周知,在福利化分房时代,我国实行的是低租金的公房租赁制度,市场机制缺席。住房体制改革启动之后,尤其是1998年“23号文”颁布之后,住房租赁市场渐渐发展起来。推动因素有四:一是公房迅速私有化(即房改房),存量公房剧减;二是房价持续快速增长,买房难成为社会问题;三是城市化速度加快,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达2000万左右;四是住房保障滞后,通过市场购买或租赁住房成为中低收入阶层的无奈之选。
在住宅市场化、房价增长非理性化、人口城市化大潮的挟裹下,住房租赁市场必然获得快速发展。而且,这一市场发展的内在结构并不均衡。高端租赁市场份额较小,因为高收入阶层会选择购房,租赁需求源于境外、省外的中期驻留的商务人士,市场呈稳定发展态势。中端租赁市场需求者多属白领阶层,暂时承受不了高房价退而租房,这一市场发展较快;低端租赁市场最为繁荣,在深圳等地的城中村,村民不断将楼层加高以扩大出租面积,以及近两年上海闹得沸沸扬扬、屡禁不止的群租房,都反映了中低端租赁需求巨大。
从租金水平分析,我国目前的住房租金水平与住房价格水平相当不对称。主要原因是近几年我国房价增速远高于租金增速,这自然导致投资住宅的租金收益率处于偏低水平。由于目前尚无全国性房屋租赁数据,笔者仅以上海数据佐证,拿2007年12月同比2006年12月,上海房屋租赁指数(租赁价格)增长12.5%,而同期上海市二手房指数(销售价格)却大增35.4%,房价增幅几乎是房租增幅的两倍。
国际上常用租售比——即房地产售价与房地产月租赁价格之间的比值,来衡量房地产投资价值的大小,一般的经验认为,其正常范围应该在100-230之间,而我国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目前多在300-500左右。换算成投资回报率,即2.5-4%。严格地说,租金回报率还没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虽然长期来看,若把物业保值增值因素考虑在内,投资住宅用于出租,仍是不错的选择;但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房价脱离租金水平,说明房价已呈非理性繁荣之态,因为房租水平是住宅市场最基本、最真实的需求表现。
数据表明,过去三十年美国的年均房价增幅仅高于同期CPI的2%左右,由此佐证,靠房子长期增值发财致富的想法只能是空中楼阁。目前,宏观调控使中国房地产业进入转型通道,中国人的住宅消费观也须随之进化,真正具有持续投资价值房产多集中在写字楼、商业、酒店式公寓等非普通住宅领域。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有能力者买楼置业当然于国于己皆有利,没能力者既有赖于政府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也须扭转只买不租的传统居住观。
四川地震,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同情和支援。作为房地产业内人士,也有人撰文分析房屋的抗震问题。有个问题很多人都未注意到:我国的商品房业主绝大多数都没有购买房屋方面的财产险,那么这次严重的地震所造成的大量房屋损毁又该如何处理?那些有幸免难的可怜的业主们会得到什么方式的补偿?显然,这么大的灾难不可能全由政府埋单,各种捐赠也只是怀水车薪,缺失了商业保险的赔付,在哀悼伤故亲朋之后,巨大的房屋损失,同样让人不知所措。
延伸阅读:
1、经济租用房悄然现身"租房时代"会否来临 [2008-04-28]
2、建设部:廉租房须实行质量分户验收 [2008-04-01]
关于租房还是买房的问题,一直在业界存有争议。由地震造成的房屋损失,让笔者想到如果是租房者,显然在这样的天灾中至少可以免去房屋上面的巨大损失。当然遇到这么大的天灾,总归会有业主受损,但这其中还有一个明显区别,出租房屋的房东一般比较有钱,同等的损失放在房东和房客身上,压力迥然不同。如果原本就是财力有限而硬着头皮、承担沉重债务进行购房的普通百姓,在这样天灾面前则极有可能破产。
买不如租,在这样的特定事件面前,似乎另外增加了一层合理性。中国人虚荣心较强,有房没房“面子”大不相同,即使沦为“房奴”也再所不惜。在高房价的形势下,对普通民众而言,应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除了上述偶发性灾难的因素之外,依我看来,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从个人精神享受的层面上考量,买房比租房划算;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层面上分析,租房比买房更有价值。
另外,政策面也对租房有利好。对于低收入家庭,完全可以等着廉租房受益面的扩大,对于中低收入阶层,经济租赁用房已被建设部认可并鼓励地方推广,目前部分城市已开始实施,人才公寓、青年公寓、农民工宿舍、公务员小区等已开始批量出现。而且,“70/90”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随着大量中小户型的出现,以前抢手的中小户型租赁市场也会有所缓和,租金水平的上涨水平依然会低于房价增幅。
众所周知,在福利化分房时代,我国实行的是低租金的公房租赁制度,市场机制缺席。住房体制改革启动之后,尤其是1998年“23号文”颁布之后,住房租赁市场渐渐发展起来。推动因素有四:一是公房迅速私有化(即房改房),存量公房剧减;二是房价持续快速增长,买房难成为社会问题;三是城市化速度加快,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达2000万左右;四是住房保障滞后,通过市场购买或租赁住房成为中低收入阶层的无奈之选。
在住宅市场化、房价增长非理性化、人口城市化大潮的挟裹下,住房租赁市场必然获得快速发展。而且,这一市场发展的内在结构并不均衡。高端租赁市场份额较小,因为高收入阶层会选择购房,租赁需求源于境外、省外的中期驻留的商务人士,市场呈稳定发展态势。中端租赁市场需求者多属白领阶层,暂时承受不了高房价退而租房,这一市场发展较快;低端租赁市场最为繁荣,在深圳等地的城中村,村民不断将楼层加高以扩大出租面积,以及近两年上海闹得沸沸扬扬、屡禁不止的群租房,都反映了中低端租赁需求巨大。
从租金水平分析,我国目前的住房租金水平与住房价格水平相当不对称。主要原因是近几年我国房价增速远高于租金增速,这自然导致投资住宅的租金收益率处于偏低水平。由于目前尚无全国性房屋租赁数据,笔者仅以上海数据佐证,拿2007年12月同比2006年12月,上海房屋租赁指数(租赁价格)增长12.5%,而同期上海市二手房指数(销售价格)却大增35.4%,房价增幅几乎是房租增幅的两倍。
国际上常用租售比——即房地产售价与房地产月租赁价格之间的比值,来衡量房地产投资价值的大小,一般的经验认为,其正常范围应该在100-230之间,而我国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目前多在300-500左右。换算成投资回报率,即2.5-4%。严格地说,租金回报率还没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虽然长期来看,若把物业保值增值因素考虑在内,投资住宅用于出租,仍是不错的选择;但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房价脱离租金水平,说明房价已呈非理性繁荣之态,因为房租水平是住宅市场最基本、最真实的需求表现。
数据表明,过去三十年美国的年均房价增幅仅高于同期CPI的2%左右,由此佐证,靠房子长期增值发财致富的想法只能是空中楼阁。目前,宏观调控使中国房地产业进入转型通道,中国人的住宅消费观也须随之进化,真正具有持续投资价值房产多集中在写字楼、商业、酒店式公寓等非普通住宅领域。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有能力者买楼置业当然于国于己皆有利,没能力者既有赖于政府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也须扭转只买不租的传统居住观。
- 上一篇文章: 个人租房不订赔款 引发的纠纷令人头疼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