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栏目图文
沈阳斥资15亿为“城疤市疮”整容
一度被人们喻为“城市盲肠”、“城市疮疤”的“烂尾楼”,如今在大东区迎来了灿烂春天。10月19日,记者在该区德增街看到,由福记台北 A+A酒店接手的原老边美食城“烂尾”改造工程正紧张进行中。这标志着大东区“烂尾楼”改造工程已全面启动。
在施工现场,大东区区长助理吴迪告诉记者,该区现有五交化大厦、冠信大厦、日汇大厦、农行大厦等“烂尾楼”12处,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这些“烂尾楼”大多形成于90年代初期。之所以半途而废,主要是由于市场定位失误,开发商后续资金不足,以及涉及经济纠纷或经济案件等原因造成的。近几年,虽经各级政府牵线搭桥,使大东区一些“烂尾楼”现出新姿,但还有相当数量的烂尾楼依旧“栉风沐雨”,像疮疤一样长在城市的“脸”上。
大东区“烂尾楼”的复活缘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的“眼球经济”的扩张和大东区构建“三产发展最快区”目标的实施。更直接的原因是,政府对土地供应控制越来越紧。同时,城市的不断扩建使得旧城区内有效土地供应渐趋紧张。这样,位于黄金地段、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烂尾楼”便重新受到投资商的青睐。
投资商强大的营销能力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为大东区盘活“烂尾楼”提供了动力支持。年初以来,大东区为激活“烂尾楼”不断实施整体推进:通过举办招商会,对“烂尾楼”进行包装、推介;实施市场化运作,由投资公司和区“三产开发中心”对“烂尾楼”进行包装,吸引投资力量;借助市里在配套费、出让金等方面制定的优惠政策,推进盘活进程。上下的努力,目前使该区已吸引投资15亿元,这些资金的注入,使大东区的“烂尾楼”显现出勃勃生机。
一位以现金付款方式在大东区收购“烂尾楼”的上海投资商告诉记者,“烂尾楼”里存在巨大的商机,收购“烂尾楼”可以省去前期投入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更重要是,“烂尾楼”大多处在绝版黄金地段,项目本身就是一座“富矿”。
- 上一篇文章: “世园会”将成为沈阳旅游业的新引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