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国际工程与劳务:我国建设工程信息化探讨
信息化已成为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也为我国建筑业迅速与国际接轨提供了契机。信息通常指被处理成特定形式的数据,而建设工程信息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内产生的所有组织、管理、经济、技术信息;建设工程信息化则指建设工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开发应用。建设工程信息化提高了建筑业的效率,如,由于工程项目协同建设网站的使用,英国建筑市场每年可以节约大量资金,同时施工工期缩短15%。
我国建设工程信息化的进展
1.目前CAD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工程设计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设计效率,并通过方案比选节约投资3%~5%,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2.在施工方面,计算机辅助施工和信息技术综合利用已有了一定进步,信息技术在一些大型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例如,在上海金茂大厦的施工中,就是利用计算机监测混凝土温度和通水量来监控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施工,避免出现超规范的温度裂缝;利用计算机多点监测标高引导钢模板体系的提升,尽可能避免出现模板的垂直偏差。
3.在综合项目管理及信息管理集成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些企业自主开发了适用于项目层次、企业层次的实用化管理软件,如中建一局四公司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建五局三公司的建筑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等。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将设计产生的三维模型与项目进度资源数据库相连,从项目进度资源数据库抽取信息,可展现和分析项目管理的各种状态。在建立广域网的基础上,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大力推行群件产品——Notes,实现协同工作。 同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则利用项目信息门户(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对基于网络的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
4.建筑业电子政务已初步建成。
建设部已建成3个涵盖业务管理和为公众服务的网站:中国工程建设信息网、全国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和全国建设信息网。目前建设工程的动态数据库已初步建立。
我国建设工程信息化的问题及与国际差距
虽然我国建设工程信息化取得了相当进展, 但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多问题和差距。
1.我国建设工程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
我国建设工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装备水平较低,网络的可访问程度低,信息共享和信息集成程度也都很低。在施工管理中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的还是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即信息的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检索和利用都是利用纸介质进行的。
2.建设工程信息化应用范围狭窄。目前,建设工程信息化应用主要集中在项目施工的前期,如工程造价预算、工程设计,而施工过程中的动态项目管理方面的较少。项目施工管理仍然主要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处理能力,跟不上当前信息化的管理体制。
3.建设工程信息的非标准化较严重。
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从不同开发商和制造商引进的软硬件产品往往互不兼容,基础数据编码不一致,导致数据质量难以有效控制,数据共享和关联程度不够,信息共享不佳,“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造成管理的低效率。
4.基于网络平台的项目全寿命集成管理水平较低。
4.1 建设工程应用计算机主要以应用单机版软件为主,没有形成网络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利用效率较低。
4.2 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物业等部门数据独立,各部门的信息传送成本较高,缺少相应的数据集成、信息共享。
4.3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还比较单一,大部分是针对工程中某项工作的专业性软件,比如针对预算的建设造价软件,针对文档的工程档案管理软件等,缺少各个软件系统的集成。
4.4 工程的图纸、文挡、规范、手册等还没有完全转化成电子格式。虽然多数工程已采用CAD设计制图,但往往局限于单机操作,而且这些设计图的电子文件很少能在其后的建筑施工、建设监理、物业管理、行业管理中得到有效利用。
5.建设工程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较为薄弱。
虽然国内近年开发了一些工程信息系统软件,但软件开发缺少统筹规划,开发资金不足,而且多数属于低水平重复性开发。系统集成性、有效性差,系统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至今我国还欠缺成熟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型信息系统软件。
6.电子商务及电子政务尚需大力推进。日本的“公共工程综合信息系统”从2004年起,项目参与各方在可行性分析、项目设计准备、设计、招投标、材料供应、施工、验收中的信息沟通和资料都通过计算机网络或电子介质传输,且均符合有关的格式标准。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的政府网站和商业网站,大都以信息发布为主,缺少工程信息工具类网络软件,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多数企业也仅仅是建立了内容较为丰富的网页,作为企业业绩的展示台,企业电子商务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7.缺乏相关技术人员,信息化推广效果不佳。
我国的许多建筑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但由于建设工程就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很少,往往仍采用传统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导致结果并不理想。综上所述,总的来说我国建设工程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是部分企业不同程度地、孤立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某一部分,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交流与互动,我国工程建设应用信息化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主动和有效管理的水平仍然很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推进建设工程信息化的建议
1.明确发展建设工程信息化的指导思想。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建筑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之一。建筑业作为劳动力密集行业, 信息化发展较之制造业等其他行业明显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只有强力推进建设工程信息化,通过超常规的发展,我国建筑业才有可能跨越“数字鸿沟”,接近国际水平。
2.细化建设工程信息化目标。
2001年2月, 建设部颁布“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的基本要点”,提出了建设领域信息化这一概念。《2003—2008 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建筑业在2008年前应达到的信息化水平。但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进展上却缺乏细化的目标和样板,建设部应先在国家重点投资工程推进建设工程信息化进程,培育一些示范单位,并经常组织技术交流。
3.加强建设工程信息的标准化建设。
工程信息化标准是工程信息化的基础,结合建设工程现有的基础,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标准化水平,制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与编码体系,制定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
4.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提升建设工程信息化水平。
建设工程信息化的核心是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没有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就没有企业的信息化。以建立基于互联网协同建造的应用系统为主线,重点推进建立在工程全寿命周期数字化模型基础上的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信息管理,促进工程项目管理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提高建筑企业信息化水平。
5.促进建设工程软件开发的产业化发展。
走自主创新和引进相结合的道路,尽快掌握关键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开发和推广软件工程的高科技产品,鼓励优秀软件的开发和优秀软件企业的发展,推动各种计算机辅助技术、软件在计算机网络的集成运用。
6.推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建设。
由国家和企业共同计划和开发建设工程过程中相关数据的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以实现具体目标中的各种数据库的创建,组建网络平台,形成建设工程所有相关信息的数据仓库,形成协同工作的共享资料和技术服务平台,进而加快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建设。
7.促进企业的重组和革新,提高竞争力。
建筑企业要将信息化和体制改革相互结合,通过推进信息化促进企业全面转轨、改革,建立现代建设企业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竞争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水平,提升建筑业的生产效率,是21世纪建筑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国的建设工程信息化既面临良好机遇,也有严峻挑战。实现我国建筑业跨越式发展,任重而道远。
- 上一篇文章: 如何做好国际工程项目中劳务分包的投标报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