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房价大跌论或不利于百姓
需要人们注意的是,“房价大跌论”的出现,会否真的引发房价下跌,我们不得而知,但其带来的“副作用”却值得警惕。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首部商业蓝皮书中指出,房地产业的萧条在今年难以改观。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观点立即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房地产商任志强在博客中发文质疑蓝皮书的科学性,并表示存在四大谬误:一是认为“在买房问题上不存在刚性需求”;二是用北京市的家庭可支配收入来计算房价的可支付能力;三是用每户100平方米面积计算房价收入比;四是用一手房市场的房价平均值来做对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城镇房地产价格水平还有40%到50%的降价空间,谷底可能出现于两年之后。
社科院专家与房地产“大鳄”之间的唇枪舌剑,引起了市场的巨大关注。特别是在网上,更是有超过七成的网友坚决地站在了“房价大跌论”的一边,但一位市场人士的话却道出了“大跌论”并非真的有利于普通百姓。在这位市场人士的博客中指出,记得几年前一位“专家”预测“北京和上海房价要跌30%至50%”,但结果是北京和上海房价上升30%至50%,害苦许多准备买房的普通百姓。今天,“房价大跌论”的再次出现,其导致房价出现止跌回升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综观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无疑进入了博弈的关键阶段。开发商、购房者、投资者,市场各方都在观望,“房价大跌论”的出现固然可以使得购房者从心理上获得优势,但对于整个市场的影响更大,特别是由此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或成为房地产商“要挟”管理层出台政策的“砝码”,其结果肯定是不利于普通百姓的。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最喜欢看这些“房地产大跌论”了,但有时也不妨看看房地产大鳄的话,虽然其固然代表了房地产商的利益,但如果不仔细阅读其中的表述,就不会理解为什么房价在这几年的“喊跌”中继续上涨,也有可能继续被“大跌论”所忽悠。业内的房产分析师表示,目前的房价水平比2008年同期上涨了6%,比2007年同期上涨了36%,比2006和2005年同期上涨了40%。因此回落空间相当大,但回落只是理性回归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不是百姓期待的大跌。
其实,作为普通百姓来说,除了要看房价与自己收入比之外,还要考虑到房价与自己的财产性收入之比。毕竟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许多人的财产性收入已经有了一定的增长,如果期望房价跌到10年前是不现实的。房价的稳步调整比一下子大跌,对于普通百姓更有利。
- 上一篇论文: 房价畸高 政府应正视民众的承受极限
- 下一篇论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