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置业提醒:多个心眼 买房不亏
随着淡季的过去,进入4月后,贵阳楼市迎来了传统的旺季,购房者的购房热情也日趋恢复。对此,开发商也开始推出各类促销手段,以吸引购房者。然而,面对开发商推出的各种优惠,购房者都希望去伪存真,在获得真正实惠的同时,又能买到心怡的房源。记者以消费案例剖析的形式,就近期市场上多见的一些楼市促销方式进行了利弊分析及置业提示,希望能为购房者买房有所帮助。
买房送面积
案例回放:随着低总价小户型房源的走俏,买房送面积正成为越来越多开发商吸引购房者的“杀手锏”,买房送花园、买房送露台甚至买房送房间也不足为奇。去年市民代女士购买了位于乌当区某楼盘的一套小户型房,虽然房屋面积只有70平方米,但开发商却赠送了20多平方米的花园使用面积,这样的“超值赠送”让代女士没有实地考察就毫不犹豫地签了合同。然而,近期代女士却接到开发商的通知,称由于户型变化,原本20多平方米的赠送面积只能赠送一半,而且当初考虑父母年迈而专门选择的低层房,现在却被拔高到了四楼。是选择退房还是索赔,代女士犹豫不决。
置业提示:通过低总价获得更多的使用空间,对于购房者来说诱惑不小,但是有时开发商赠送的面积实际上是小区业主公摊的共用面积,开发商无权赠送,这就为交房后业主之间的纠纷埋下了隐患。有的面积虽然属于开发商的可赠送范围,但是由于这部分面积未纳入购房面积,开发商规划变动的可能性也较大。建议获得开发商赠送面积承诺的购房者,首先确定所赠送的面积是否属于业主的共用空间,开发商对此是否有赠送权;其次,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应将赠送面积予以明确,最好能够附图,一旦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有充分的证据维权。超低价房源
案例回放:只要留意各大楼盘近期的宣传就不难发现:“开盘价每平方米xxxx元起”、“特价房xx万元起”的广告数不胜数,然而冲着这样的“心动价”去买房,却常常令购房者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市民刘女士不久前看到中心区某楼盘打出宣传广告称,每平方米起价在6000多元,关注楼市一段时间的朱女士认为,该楼盘报出的价格比周边在售楼盘低出不少,于是兴冲冲地来到楼盘现场,谁知置业顾问表示,起价房只有一套,而且早已售出,建议购房者看看楼盘其他的房源。一番比较下来,刘女士发现该楼盘其他房源的价格和周边房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楼盘现场人气旺盛,其中大部分购房者都是被开发商的超低起价吸引来的,最终有的购房者在置业顾问的“忽悠”中不知不觉签起了认购协议……
置业提示:所谓的起价房、超低价房不过是开发商吸引楼盘人气,制造旺销的噱头,购房者被低价所吸引,不知不觉中可能成为楼盘热销的“房托”,即使有幸买到低价房,其中也可能存在一些隐患。理性的购房方式是,不能一味“价格为王”,多比较观察周边楼盘信息,详细咨询楼盘环境、配套、服务、交通等多方因素,能够买到低价房的,也要深究一下“低价”的真相,毕竟像房产这样的大额耐用消费品对每个家庭都很重要。轻轨盘
案例回放:近年来,我市轻轨建设如火如荼,轻轨沿线楼盘也不失时机地以此做起了文章,但对轻轨房过高的期望值也使一些购房者陷入了置业误区。近期受房地产政策的影响,不少楼盘都开始了价格促销大战,然而购房者高先生一直关注的一个楼盘,价格却不降反升,究其原因是挨上了轻轨的边。“毗邻轻轨,交通便捷,居住的时间成本和生活成本都大幅降低,未来的升值空间也不可估量。”在置业顾问的游说下,高先生爽快地交了一万元认筹金。可后来经过多方打探才发现,该楼盘虽然靠近轻轨,但是从目前规划的轻轨站点来说是两头不挨边,今后的交通不仅谈不上便捷,而且还可能遭遇出行难。考虑再三,高先生只得放弃了认筹金。
置业提示:真正的轻轨楼盘,应该是距离轻轨站20—500米之内,路程在5-10分钟之间,这样的距离,才能使楼盘的交通便利性得到体现。购房者在选择轻轨盘时不能只考虑在不在沿线,也不能根据楼盘的宣传作出置业决策,最好以政府公布的规划为准,同时,交通的便捷性只是置业因素中的一个部分,要买居住舒适性高的房源,其他的诸多因素同样不容忽略。典藏户型
案例回放:“最后二十套典藏户型收官销售”、“经典户型一口价热销”……近期一些整体销售接近尾声的老盘开始通过此类方式消化剩余房源。打算升级置业的李先生一直想买一套户型舒适而总价合适的房子,所以对一些楼盘所谓的典藏户型特别感兴趣,但却一直未能遇上合适的房源。“这些房源听起来都很有吸引力,户型方正好用、楼盘位置好、房价折扣不小,最终能够成交的却不多。要么就是尾盘户型太大总价过高,要么就是明折暗扣不少,算下却没实惠,开发商在打折前已将房价上调,购房者如果只关心折扣高低就买房难免吃亏。”李先生说。
置业提示:对于此类房源购房者应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全方位了解房源本身的情况,最好能够实景看房,了解户型采光好不好、装修起来好不好用、质量上有没有漏洞等,另一方面对价格作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与同一楼盘前期房源比,价格相差了多少,与同期同地段在售房源相比,价格差距有多大。如果是前期已有业主入住的楼盘,不妨向已入住业主了解一下开发商口碑以及物管服务情况,多角度规避购房风险。(记者 赵琳)- 上一篇文章: 不可忽视的“交易费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