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无视高房价的促消费等于空谈
在这两天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消费和房价双双成为讨论焦点。在激辩高房价的同时,很多专家、学者也点出中国需要转变以出口为主的发展模式,而改以消费为主。有意思的是,房价和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此消彼长,房价愈高涨,消费就愈低迷。
不过,对于目前中国亟须扩大的消费,专家们却将探讨的视角转向观念问题,即老百姓要改变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例如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随着“80后”、“90后”长大,这种生活习惯或许就会发生变化。樊所长将消费水平的变量寄希望于“80后”、“90后”新的消费习惯。
的确,“80后”、“90后”花钱是不像前辈人那样节俭,但高高在上的房价却足以逆转这代人的消费心理。已经或即将面对置业问题的“80后”、“90后”不得已要将所有的收支围绕着房子转,而房子之外的消费就只能将就了。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靠攒工资实现买房愿望几无可能,甚至可以说是越攒越买不起。父母有钱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向银行借,而一旦借了钱,消费水平就只能全心全意地为月供服务了。
高房价不仅影响着当前的消费水平,购房者长达几十年的还贷时间也制约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消费水平,而这部分人本应该是对消费最具贡献率的群体。能够有钱独自买下房子的群体通常是富裕阶层,边际消费倾向越来越小,而那些根本买不起房的群体则因为收入问题同样也消费乏力。因此,最能带动消费水平的一群人被房子“绑架”,让撬动居民消费的前景堪忧。
于是,很多人开始批评大学生毕业不久就急匆匆买房的现象,任志强更是以自己的磨砺故事“情真意切”地劝告年轻人不要着急。不过,与会的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则有另外一番见解,他认为重要的是要看到大学生买房背后的原因,根本所在是社会保障的不健全,“他们心里没有底”。而在此前,北京师范大学金融学教授钟伟也给出了一个“危言耸听”的数字,类似“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预备1000万元养老也未必够。
在2005年,当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专业报告,指出中国未来30年养老金的缺口为6万亿元人民币,而全国覆盖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项的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大约在1.5万亿元,而作为战略性储备的全国社保基金规模也仅仅只有7765亿元,仅能供养不足500万人存活25年的养老所需。也就是说,90%的养老金缺口目前尚无着落。这种对于未来的焦虑,一是让号称“敢于花钱”的“80后”、“90后”也不得不收紧钱袋,二是其如果花钱,也会将钱花在房子上,毕竟在现有的选择中,房子是最能抵抗通胀的产品。因此,如果要推动消费,就得形成一个完善的保障体系安全网,以打消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 上一篇论文: 四位经济学家把脉:救楼市比救股市更有效
- 下一篇论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