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解读农村土地流转的“新绛模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新绛县在土地流转上结合本土实际探索形成的“农村土地流转秩序向规范化转变”的经验应该是大势所趋
6月3日,运城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会议在新绛县召开。会议有一个精神是“学习借鉴新绛经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土地流转已成为农村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必然趋势。”会议认为“充分认识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重大意义,认识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业转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梳理新绛县在推行土地流转制度上的探索,会发现其正在遵循着一条清晰的路线走来:即“土地流转秩序规范化,土地流转形式多元化”。
启动服务中心土地流转规范化的分水岭
今年4月23日,新绛县官方发布一则新闻:新绛县横桥乡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启动运作。新闻称,现在新绛县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7个乡镇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已启动运作,其他三个乡、镇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正在兴建中。
新绛县学习山东枣庄等地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形成了一套有新绛特色的土地流转管理体系。横桥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是这一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该中心配备了现代化办公设施,设有办公大厅、档案室、调解厅等,不仅可为农民提供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帮助农民调解土地经营权纠纷,还提供农村财务管理、农村合同管理、惠农政策咨询等服务,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今年年初以来,该乡流转土地已超过5000亩,使5万亩小拱棚叶菜生产基地粗具雏形。土地流转的规范和提速,加快了该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增加了农民收入。
新绛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启动运作可视为该县农村土地流转秩序规范化的分水岭。土地流转从农民自发向组织化发展,政府在其中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据了解,去年12月,新绛县相继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新绛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暂行办法>的通知》。《办法》详细规定了土地流转的原则、形式、条件、程序、流转的管理和争议的解决办法。县财政从每年国土收益中提取2%作为转出农户因灾损失时的土地流转风险基金。2009年1月18日,新绛县农经中心制定下发了《新绛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规定了服务中心办公场地、服务设施和内部设置的建设标准,提出了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运作模式及运行机制。同日,新绛县农经中心又下发了《新绛县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工作职责及规章制度》,并制定下发了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程序图》和土地流转纠纷《调解工作流程图》。
多元化参与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新绛县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呈多样化,在政府引导下,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由自发协商过渡为组织化、程序化的流转,流转的主体也由农户之间的流转向种植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多元化参与的方向发展,农村土地流转秩序正在向规范化转变。
新绛县政协调研组将该县土地流传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1、项目牵动型。以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为依托,对土地实行综合整理后进行土地转包,发包给种植大户。这种类型的转包,主要是通过国家、省级项目扶持,改善生产条件,发展高效农业。农户之间在村委会、合作社和能人协调服务下进行转包。2、集体引导型。村集体主要协调土地,统一规划,再由种植大户认种,进行集约化生产。这种类型的流转,主要是通过村委会的积极宣传、组织引导、协调服务、效益分析,帮助农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认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重要性。然后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以每亩每年300—550元的费用从原承包户手中调回土地,统一规划后,又以同样的价格转包给本组农户经营。3、合作社引领型。由合作社牵头组织运作,进行调整土地、规划建设,然后实行资金与劳动合作,以实现土地合理流转。这种类型的流转,主要通过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的宣传协商,将农户原承包地以每年300元—500元/亩的费用收回,发展设施农业,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进行规模化经营。4、经营大户带动型。就是农户把承包的土地转包给大户集中经营,经营大户付给农户一定数额的承包金的形式,这种类型的流转灵活多样,这是当前土地流转中的主要形式。5、产地市场带动型。依托产地市场优越位置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实现土地互换流转。6、龙头企业带动型。由企业统一租赁农户土地,然后返聘农户进行种植养殖,支付农户土地租赁费,实现土地合理流转。
据新绛县政协对全县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全县已流转土地10.3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19.8%,涉及11786个农户,占农户总数的18.6%,进一步推动了蔬菜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农民得实惠开启农村养老保险一扇门
据新绛县政协调查,该县古交镇各村在村党支部、村委会和专业合作社、村干部、能人的组织协调、宣传动员下,他们以每年每亩350—500元的承包费进行转包和农户之间土地与土地互换,进行土地流转,发展设施农业,扩大规模经营,增加农业效益。主要示范推广优质小麦2000亩,新发展蔬菜日光温室500余座,在服务和运营方面实行了统一协调资金、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联系销售。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整理的效益,使昔日沟坎纵横、荒凉贫瘠的土地变成聚宝盆,成为全县规模型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基地之一。项目实施以来,推广的优质小麦平均亩产比原来提高了20%,日光温室大棚每座收入达到1.2—1.8万元 (每个棚面积约1.5亩),亩均效益较过去提高了4~6倍。此外,据调查,农民通过合作社、龙头企业、经营大户等形式实现土地流转均实现效益显著增加的结果。
农村土地流转的 “新绛模式”不仅实现了土地生产效益的显著增加,还为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开启了一扇门。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经济社会,使几乎所有的农民都把土地当作“命根子”。至今还有一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宁可让土地粗放经营甚至撂荒,也不愿流转给他人耕种,觉得没地了心里就没了底,没有了保障。“我们要推进土地流转,要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切实解决好农民的保障问题,让他们有流转土地的底气。”运城市委书记高卫东在流转工作会议上说,“为此,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失地农民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机制;深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弱化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为转出土地的农民解除后顾之忧。特别要加快解决60岁以上和已经丧失劳动能力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让他们放心流转土地。”
- 上一篇文章: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