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浅析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 2015-11-04 22:00:05
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严峻,寒地城市都拥有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如哈尔滨,每年从11月到次年的四月,城市都会面临严寒的侵袭。气候条件对其户外空间来说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寒地城市进行休闲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更多层面上的影响因素,也需要更加精心的对待。
一、寒地城市休闲空间的影响因素
1.1气候气候是寒地城市的最大特征,也是对城市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气温、风、阳光以及降雪等。气温是影响人体热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在严寒地区城市居民外出活动受气温制约严重。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何通过合理的街道走向、建筑物布局和其它相应的设计手段来创造舒适的风环境。在严寒地区既需要冬季防风保温,又需要将夏季风引入以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阳光的强弱对寒地城市户外空间影响同样很大,尤其在冬季,充足的日照条件对于人们身心健康是极大的促进因素。降雪或降雨加雪是寒地城市主要降水形式之一,降雪既可以带来景观效果,同时也使城市道路不畅。
1.2交通
由于冬季频繁的降雪来不及从道路上清除,形成冰雪路面,导致冬季机动车行驶速度缓慢,休闲空间周边交通运营能力大大降低。另外由于寒冷和路面光滑使得在其他季节选择自行车和步行出行方式的人们在冬季不得不选择公交车,甚至出租车。造成公交车辆拥挤,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与休闲空间的可达性,并会带来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1.3绿化景观
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寒地城市可生长的植物品种相对较少,尤其是在漫长的冬季,绿化环境的缺少使寒地城市景观大受影响,城市往往给人以萧条冷落的感觉,导致户外环境对市民的吸引力也大大下降。
1.4行为方式
寒地气候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包括人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冬季室外温度较低且持续时间长,为了避免寒冷和交通不便,除了必要的出行如上班、上学、看病和日常购物等,人们的出行会比其他季节减少,尤其是一些弱势人群如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等,这就导致冬季人们在户外休闲娱乐时间明显减少,而且冬季由于日照时间短天黑早,城市的的夜生活也受到很大影晌。
二、寒地城市休闲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2.1国外经典案例日本札幌是世界上冬季降雪最多的寒地城市之一,针对冬季的特殊计划,如“区域空调计划”利用每天从地铁站排出的大量废热为区域采暖提供廉价的能源;如设立冬季节日,建设札幌艺术公园等以增加寒地城市冬季的活力,改变城市冬季萧条的面貌为目标。
加拿大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分别拥有在世界占第一和第二位的地下商业系统,由四通八达的地下人行通道和地下商业街区组成,连接地铁站、办公楼、大型百货商店、银行、市政厅、停车场、火车站等公共设施,创造了庞大的不受季节影响的地下公共空间环境。
欧洲,诸如巴黎、伦敦、莫斯科和米兰等地,建立大型室内街和室内活动中心。产生于19世纪的拱廊通道形式,这种上方覆盖玻璃顶的半室内化的街道,将室内装饰艺术与室外的阳光、植物等因素结合,兼有室内外的双重特点。
2.2哈尔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国有大片领土处于北回归线以北,其中哈尔滨就是一个典型的寒地城市。
哈尔滨,一个走过了百年现代建设的城市,一个以冰雪文化著称的城市,有着“天鹅项下的明珠”、“东方莫斯科”等等的美誉。在城市规划方向的探索中,城市规划师们提出了“国际一流寒地生态城市”的新概念,并采取了相关积极的措施。
第一,在气候环境方面,适度提高了住宅以及相关建筑的日照标准。使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能够获得充足的日照。并且推广清洁能源,提高使用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例。防止冬季燃煤污染空气。
第二,在城市色彩上继承哈尔滨历史建筑原有的黄、淡黄、乳白的暖色基调,确定哈尔滨城市色彩主基调:代表色彩为米黄和白色,与蓝天、绿树、白雪、红顶交映成绚丽的美景,打造一个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多彩哈尔滨”。利用温暖色彩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使城市冬季的吸引力和活力加强。另外丰富的夜景观提升了城市形象,并增加人在夜晚对城市的认知程度;适宜的夜景灯光效果将为人带来温暖舒适的感觉,并有效地减少萧条感以及犯罪。如目前,哈尔滨已经成功地打造了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以及南岗区的女人街、儿童街、印度风情街等等特色灯光街区,市民们有了夜间休闲的好去处。
第三,在公共空间设计上,哈尔滨也着力创造一个丰富合理的户外游憩活动空间。为了使城市获取充足的阳光,保证建筑有良好的朝向,主要街道将采用与子午线成30 —60度角的方向布置。在地上建筑的开发同时,加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吸引人流转入地下。目前,哈市南岗地下商业街的建设已形成地下空间网络,把主要的商业网点连接起来;地面上借鉴加拿大卡尔加里的做法,建立有气候防护设施的公共空间,在城市重点路段设置“全天候”步道系统和封闭式过街天桥,在中心地段开辟“冬季室内花园”。
第四,依据城区风向特征,建立南引北挡的总体绿化布局体系,使其在西北部起到阻挡寒冷的西北风和外来沙尘入侵的作用;在城市上风向规划楔形绿地和供氧生态廊道;在马家沟、何家沟沿线辟建人工湖和大规模绿地。同时,在一切可以绿化的地面都“见缝插绿”。
第五,在冰雪利用上加强开发“冰雪、生态、边境”等独具龙江特色的旅游项目,将哈尔滨建成世界冰雪旅游名城。把冰雪观光、冰雪游园和城市特色广场等景观区连接成有机统一整体。冰雕、雪雕、滑雪、滑冰、雪地爬犁、雪地足球等。比如说,建立三条冰雕走廊带。一条是商业步行街,主要分布在中央大街、兆麟街、建设街等;另外两条是马家沟冰雪观光走廊、松花江畔冰雪观光走廊;再有,建立城市冰雕通道,主要设在友谊路、经纬街、尚志大街、新阳路等。结合城市冰雪景观线,打造冰雪重点园区、广场。以“冰雪大世界”为基础,结合冬季冰雪游乐主题,建立大型“冰雪迪斯尼乐园”;还有兆麟公园、太阳岛公园、文化公园、儿童公园等其他冰雪重点园区。
哈尔滨在寒地休闲空间建设上有着丰厚的经验,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是步行系统的不连续性,由于哈尔滨利用人防工程改造而成的地下商业街被人为打断,虽然有利于防火,但是却造成行人不便。而且地下商业街过多的商业摊点及店面使得舒适性大大降低。其次地下空间缺乏与主要公共建筑的联系,使得地下空间单独存在,浪费了有利的资源。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论文: 浅谈广州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构筑
- 下一篇论文: 没有了